开角龙亚科
开角龙亚科 化石时期:白堊纪晚期,78–66 Ma | |
---|---|
![]() | |
開角龍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科: | †角龙科 Ceratopsidae |
亚科: | †开角龙亚科 Chasmosaurinae Lambe, 1888 |
模式种 | |
†贝氏开角龙 Chasmosaurus belli Lambe, 1902 | |
演化支 | |
| |
異名 | |
|
特徵

準角龍的頭骨。
開角龍亞科是群大型四足動物,前肢略彎,短於後肢。牠們的體型壯碩,四肢粗壯。頭骨後方的頭盾大,由頂骨、鱗狀骨構成,頭盾長度可相當於頭骨本身。喙骨與前齒骨構成長、狹窄的喙狀嘴。牠們具有多列的齒系,會不斷地生長、取代磨損的牙齒。
開角龍亞科與尖角龍亞科的最明顯差異在於頭盾與角的形狀。與尖角龍亞科相比,開角龍亞科的鼻角較短、額角較長、頭盾較長、頭盾具有大的洞孔。但是,三角龍的頭盾短,頭盾沒有洞孔。五角龍與牛角龍的頭盾可達2公尺長,是已知具有最大頭部的動物。頭盾周圍的頸盾緣骨突(Epoccipital)短小、或沒有,與尖角龍亞科不同。
歷史
開角龍亞科是在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88年建立。其名稱來自於角龍屬,但角龍的化石過於稀少,目前狀態為疑名。因此勞倫斯·賴博(Lawrence Lambe)在1915年建立開角龍亞科(Chasmosaurinae)以取代角龍科。三角龍的頭骨較短,產生分類學上的爭議,較晚期才被歸類於角龍亞科。
參考文獻
- Peter Dodson, Catherine A. Forster und Scott D. Sampson: Ceratopsidae: In; D. Weishampel, P. Dodson und H. Osmólska (Hrsg.): The Dinosaur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ISBN 0-520-24209-2, S. 494-513
- David Fastovsky und David Weishampel: The Evolution and Extinction of the Dinosau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521-81172-4.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開角龍亞科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