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龙族

三角龙族学名:Triceratopsini)是植食性开角龙亚科恐龙的一个族,生存于7473万年至6600万年前期间的白垩纪坎帕阶晚期至马斯特里赫特阶这些动物的化石在北美西部特别是加拿大西部美国西部中西部都有发现,那里曾经是古代拉腊米迪亚大陆的一部分。2011年,尼古拉斯·R·朗里奇泰坦角龙的叙述中命名了这个族,他将其定义为“所有更接近恐怖三角龙而非华丽准角龙小脸无鼻角龙的物种”。三角龙族是最大的开角龙亚科,表明角龙科曾进化出巨人症;此外也有装饰物坚固化的进化趋势,其中最“极端”的是三角龙。

三角龙族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74.73–66 Ma
PreЄ
变形三角龙Triceratops prorsus,A)和宽牛角龙Torosaurus latus,B)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角龙科 Ceratopsidae
亚科: 开角龙亚科 Chasmosaurinae
族: 三角龙族 Triceratopsini
Longrich, 2011
模式种
恐怖三角龙
Triceratops horridus
Marsh, 1889
  • 始三角龙属 Eotriceratops
  • 双角龙属 Nedoceratops
  • 白杨山角龙属 Ojoceratops
  • 皇家角龙属 Regaliceratops
  • 牛角龙属 Torosaurus
  • 三角龙属 Triceratops
異名
  • 牛角龙族 Torosaurini Nopcsa, 1915

分类学

该族由尼古拉斯·R·朗里奇于2011年在泰坦角龙的叙述中命名,他将其定义为“所有更接近恐怖三角龙而非华丽准角龙小脸无鼻角龙的物种”。 这些动物的化石在北美西部特别是加拿大西部美国西部中西部都有发现,那里曾经是古代拉腊米迪亚大陆的一部分。

近年来,该族中物种和属的数量一直存在争议,因为某些属(如牛角龙野牛角龙双角龙)一直被争论是否为三角龙的个体发育(生长)阶段、标本或物种还是基于形态计量学的独特属。此外,还有一个称作奇迹龙的属因其建立于模棱两可的碎片化石而被视为一个疑名

种系发生学

在朗里奇(2011)的系统发育分析中,作者仅识别出三个属,始三角龙白杨山角龙双角龙被鉴定为三角龙的次异名,犹他牛角龙则成为三角龙的一个种:

三角龙族

乌拉诺斯泰坦角龙

牛角龙

犹他三角龙

恐怖三角龙

变形三角龙

2015年,Caleb Brown和Donald Henderson在皇家角龙的叙述中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始三角龙、白杨山角龙和双角龙皆为有效属。皇家角龙、始三角龙、双角龙和泰坦角龙–三角龙进化支之间存在一个多分支,如下所示:

三角龙族

皮氏皇家角龙

荒漠始三角龙

福氏白杨山角龙

乌拉诺斯泰坦角龙

海氏双角龙

牛角龙

犹他牛角龙

恐怖三角龙

变形三角龙

以下是Jordan Mallon等人(2016)西氏钉盾龙的叙述中的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由于作者对上顶骨结构的新解释,在分析中人们发现其分辨率有所下降,因此将始三角龙开角龙亚科中移除。皇家角龙并没有被确定为三角龙族的成员。

三角龙族

福氏白杨山角龙

海氏双角龙

乌拉诺斯泰坦角龙

牛角龙

犹他牛角龙

变形三角龙

恐怖三角龙

种系发生学

在朗里奇(2011)的系统发育分析中,作者仅识别出三个属,始三角龙白杨山角龙双角龙被鉴定为三角龙的次异名,犹他牛角龙则成为三角龙的一个种:

三角龙族

乌拉诺斯泰坦角龙

牛角龙

犹他三角龙

恐怖三角龙

变形三角龙

2015年,Caleb Brown和Donald Henderson在皇家角龙的叙述中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始三角龙、白杨山角龙和双角龙皆为有效属。皇家角龙、始三角龙、双角龙和泰坦角龙–三角龙进化支之间存在一个多分支,如下所示:

三角龙族

皮氏皇家角龙

荒漠始三角龙

福氏白杨山角龙

乌拉诺斯泰坦角龙

海氏双角龙

牛角龙

犹他牛角龙

恐怖三角龙

变形三角龙

以下是Jordan Mallon等人(2016)西氏钉盾龙的叙述中的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由于作者对上顶骨结构的新解释,在分析中人们发现其分辨率有所下降,因此将始三角龙开角龙亚科中移除。皇家角龙并没有被确定为三角龙族的成员。

三角龙族

福氏白杨山角龙

海氏双角龙

乌拉诺斯泰坦角龙

牛角龙

犹他牛角龙

变形三角龙

恐怖三角龙

参见

  • 角龙类研究历史

参考资料

  1. Longrich, N.R. . Cretaceous Research. 2011, 32 (3): 264–276. doi:10.1016/j.cretres.2010.12.007.
  2. Brown, Caleb M.; Henderson, Donald M. . Current Biology. June 4, 2015, 25 (online): 1641–8 . PMID 26051892. doi:10.1016/j.cub.2015.04.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3. Scannella, J.; Horner, J.R.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0, 30 (4): 1157–1168. doi:10.1080/02724634.2010.483632.
  4. Farke, A. A. Claessens, Leon , 编. . PLoS ONE. 2011, 6 (1): e16196. Bibcode:2011PLoSO...616196F. PMC 3024410. PMID 21283763. doi:10.1371/journal.pone.0016196.
  5. Longrich, N. R; Field, D. J. . PLoS ONE. 2012, 7 (2): e32623. Bibcode:2012PLoSO...732623L. PMC 3290593. PMID 22393425. doi:10.1371/journal.pone.0032623. 已忽略未知参数|name-list-style= (帮助)
  6. Maiorino, Leonardo; Farke, Andrew A.; Kotsakis, Tassos; Piras, Paolo; Butler, Richard J. . PLoS ONE. 2013, 8 (11): e81608. PMC 3841114. PMID 24303058. doi:10.1371/journal.pone.0081608.
  7. Breithaupt, B.H. (1999). "First Discovery of Dinosaurs in the American West." Pp. 59-65 in Gillette, D.D. (ed.),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In Utah. Utah Geological Survey. ISBN 1-55791-634-9, ISBN 978-1-55791-634-1
  8. Breithaupt, B.H. (2001). "Passport-In-Time Microvertebrate Fossil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Wyoming Geological Museum: Late Cretaceous Paleontological Resources in the Public Eye." Pp. 107-112 in Santucci, V.L., and McClelland, 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Fossil Resources Conferen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Interior - National Park Services - Geological Resources Division.
  9. Jordan C. Mallon, Christopher J. Ott, Peter L. Larson, Edward M. Iuliano and David C. Evans. . PLoS ONE. 2016, 11 (5): e0154218. Bibcode:2016PLoSO..1154218M. PMC 4871577. PMID 27191389. doi:10.1371/journal.pone.0154218.
維基物種中的分类:三角龙族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三角龙族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