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

P波英語:)是在地震发生时最先被地震仪记录下来的地震体波。穿越地球內部的波(例如,地震波)被稱為體波。相對於體波的是表面波。体波可以分为P波和S波。P波意指(primary wave)或是壓力波(pressure wave)。在所有地震波中,P波傳遞速度最快。因此發生地震時,P波最早抵達測站,並被地震儀紀錄下來,這也是P波名稱的由來。P波的P也能代表壓力(pressure),來自於其震動傳遞類似聲波,屬於縱波的一種(或疏密波),傳遞時介質的震動方向與震波能量的傳播方向平行

P波陰影區(from USGS

對於地球內部構造的瞭解和推論,大部分是藉由觀測地震波中的體波。地震波在不同介質有不同傳播時間和路徑,在介質交界面時會引起反射折射,以及相位的改變。地震學家利用這些特性來獲得地球內部資訊。當體波穿越地球液態層時,P波在經過下部地函與外地核時會稍許折射。造成P波在104°至140°間會有陰影區,令地震儀無法記錄。

速度

均质各向同性介质的P波速度由下列公式给出:

其中K体积模量(不可压缩性的模量),剪切模量(刚性度的模量,常记为G,又称第二拉梅参数),是波传播介质材料的密度是第一拉梅参数

由于密度的变化很小,速度主要由Kμ决定。

弹性模量中的P波模量定义为,因此

地震中P波速度典型值的范围是5至8 km/s。精确速度以地球内部区域的不同而变化,范围从地壳的不到6 km/s至地核的13 km/s。

參考文獻

  1. Earthquake Hazards Progr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SGS
  2.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5).
  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0).

參見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P波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