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模型

ZND模型是描述炸藥引爆的一維模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雅可夫·泽尔多维奇約翰·馮·諾伊曼沃納·多靈三人獨立提出,故以他們三人的姓的第一個字母組合,成為ZND模型的名字。

此模型允許有限速率的化學反應,因此引爆過程包括以下階段。一開始,一個無限薄的震波壓縮炸藥產生高壓,稱為馮紐曼尖鋒脈沖(von Neumann spike)。在出現馮紐曼尖鋒脈沖時,炸藥尚未反應。但脈沖發生了一個放熱化學反應的區域,稱為Chapman-Jouguet狀態。之後引爆產物往後膨脹。

若在一個和爆震同步的參考系中(在此參考系中,爆震是靜止的),爆震產生的流動是次音速,因此在爆震點後方釋放的能量可以以振動方式傳遞到爆震點。若一個自我推進的爆轟,爆震會變慢到一個稱為Chapman-Jouguet條件,讓反應區後方的物質在和爆震同步的參考系以音速前進。因此所有的化學能都用來推動震波往前進。

參考資料

  1. Zel’dovich, Ya.B. . Zh. Eksp. Teor. Fiz. 1940, 10: 542–568 (俄语).
  2. von Neumann, J. . Taub, A. H. (编). 6.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63. ISBN 978-0-08-009566-0.
  3. Döring, W. . Annalen der Physik. 1943, 43 (6–7): 421–436. Bibcode:1943AnP...435..421D. ISSN 0003-4916. doi:10.1002/andp.19434350605 (德语).

延伸閱讀

  • Dremin, Anatoliĭ Nikolaevich. . Springer. 1999. ISBN 0-387-98672-3.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ZND模型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