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屏障

隔音屏障,又稱隔音牆,是紓緩噪音的方法之一,也是緩和道路鐵路工業噪音源等噪音的最有效的方法。大部分用於道路方面,而在建築中的地盤外亦會圍上隔音屏障,減少噪音塵埃對行人或附近的滋擾。

荷蘭的隔音屏障

歷史

在20世紀中期,當時車輛正急速增加,而隔音屏障也被發明。在1960年,聲學技術發現,以數字來測量功效隔音屏障。英國1970年,當噪音條例通過後,隔音屏障便廣泛地使用。到了1990年,丹麥及其他歐洲城市設計隔音屏障時,開始使用透光物料。

例子

香港

位於東涌市政大樓(左)、靈糧堂秀德小學(左後方)及靈糧堂怡文中學南面的港鐵路軌,上面設有全覆蓋式的隔音屏。
位於東涌市政大樓(右後方)南面的港鐵路軌,兩旁設有隔音屏。

環境保護署負責測量噪音分貝,而路政署、房屋署、地產商、房協及港鐵公司負責建造隔音屏障及隔音罩。

凡居民受新建道路的過量交通噪音影響,在可行的範圍內,會以補救措施,如興建屏障來處理。

根據香港的噪音管制條例,規定早上7時至晚上11時的16小時內,市區居民承受的噪音不可以超過70分貝。

香港政府在2000年11月實施政策,透過加設隔音屏障及隔音罩和使用低噪音物料重鋪路面,緩減現有道路對鄰近居民造成的噪音影響。當局已經預留11億元,為18個現有路段進行加建工程。計劃全面落實後,隔音屏障/隔音罩每年的經常維修費用約為1,580萬元,約有26,000個住宅單位會從中受惠。

香港

位於東涌市政大樓(左)、靈糧堂秀德小學(左後方)及靈糧堂怡文中學南面的港鐵路軌,上面設有全覆蓋式的隔音屏。
位於東涌市政大樓(右後方)南面的港鐵路軌,兩旁設有隔音屏。

環境保護署負責測量噪音分貝,而路政署、房屋署、地產商、房協及港鐵公司負責建造隔音屏障及隔音罩。

凡居民受新建道路的過量交通噪音影響,在可行的範圍內,會以補救措施,如興建屏障來處理。

根據香港的噪音管制條例,規定早上7時至晚上11時的16小時內,市區居民承受的噪音不可以超過70分貝。

香港政府在2000年11月實施政策,透過加設隔音屏障及隔音罩和使用低噪音物料重鋪路面,緩減現有道路對鄰近居民造成的噪音影響。當局已經預留11億元,為18個現有路段進行加建工程。計劃全面落實後,隔音屏障/隔音罩每年的經常維修費用約為1,580萬元,約有26,000個住宅單位會從中受惠。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隔音屏障

參考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隔音屏障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