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能宇宙射线

粒子天文物理中,超高能宇宙射線(英語:ultra-high-energy cosmic rayUHECR)是指能量高於1 EeV(1018電子伏特,相當約0.16焦耳)的宇宙射線,其能量遠高於其他典型宇宙射線的靜質量與能量。

極高能宇宙射線(英語:extreme-energy cosmic rayEECR)是能量超過5×1019 eV(相當約8焦耳)的UHECR。5×1019 eV這個值即所謂GZK極限,指的是長距離行進(約1.6億光年)的宇宙射線質子會因為宇宙微波背景(CMB)中光子的散射,導致能量有上限。因此,EECR不可能自早期宇宙就存在至今,而是宇宙學上較「年輕」的宇宙射線,而且因某種未知的物理過程而從本超星系團的某個位置發射出來。如果EECR不是質子,而是核子數為 的原子核,那麼GZK極限也適用該核子數,只是原子核的總能量限制前帶有 的分數。對於鐵原子核,相應的極限會是2.8×1021 eV 。但是,核物理過程導致鐵原子核的極限與質子相近。其他高豐度的原子核其極限甚至更低。

這些粒子非常稀有;在2004年至2007年之間, 皮埃爾・奧格天文台 (PAO)初始運行時檢測到27起事件,估計它們抵達天文台時能量超過 5.7×1019 eV ,也就是說,該天文台所調查的 3000 km2 面積之中大約每四週就發生一次這樣的事件。

有證據顯示,這些最高能量的宇宙射線可能是鐵原子核 ,而不是構成大多數宇宙射線的質子。

人們推定EECR的(假說性的)發射源稱為捷伐加速器(Zevatron),其命名就如同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貝伐加速器(Bevatron),以及費米實驗室兆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一樣,所以能夠將粒子加速到1 ZeV(1021 eV,電子伏特)。基於星系噴流内部的衝擊波可引起粒子的擴散加速,星系噴流在2004年一度被考慮可能就是Zevatron。特别是,模型表明,附近M87星系噴流衝擊波可能將鐵原子核加速到ZeV範圍。 2007年,皮埃爾・奧格天文台觀測到EECR與附近星系中心的河外超大質量黑洞(叫做活躍星系核)具有關聯性。 然而,隨著持續的觀察,兩者關聯性的強度變得越來越弱。雖然最新的結果顯示這些EECR中似乎只有不到40%来自AGN,其相关性比以前报道的要弱得多,活躍星系核磁層中加速度的離心機制也可以解釋極高的能量 。 格里布(Grib)和帕夫洛夫(Pavlov)(2007,2008)的提出一個更具推測性的建議,是設想超重暗物質通過潘羅斯過程的衰變 。

觀測史

1962年,約翰・D・林斯利(John D Linsley)博士和利維奥・斯卡西(Livio Scarsi)博士在新墨西哥州的火山牧場實驗中首次觀察到能量超過1.0×1020 eV(16 J)的宇宙射线粒子。

從那之後,人們就觀測到具有更高能量的宇宙射線粒子。 其中包括1991年10月15日晚上,在猶他州Dugway試驗場上 ,由猶他大學的「蒼蠅眼」(Fly's eye)實驗觀察到的Oh-My-God粒子 。該次觀測結果震驚了天文物理學家 ,他們估算其能量約無3.2×1020 eV(50 J) ——換句話說, 原子核的動能相當於以時速100公里(時速60英里)飛行的棒球(142克或5盎司)。

可能的解釋

活躍星系核

UHECR與藍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會發生相互作用,這限制了UHECR在失去能量之前可以行進的距離;這就是Greisen–Zatsepin–Kuzmin極限GZK極限)。

其他可能來源

UHECR的其他可能來源是:

與暗物質的關係

根據推測,活躍星系核能將暗物質轉化為高能質子。 聖彼得堡亞歷山大・弗里德曼理論物理實驗室的尤里・帕夫洛夫(Yuri Pavlov)和安德烈・格里布(Andrey Grib)推測,暗物質粒子的質量約為質子=的15倍,而且它們可以分解為成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的較重虛粒子。 潘羅斯過程所描述的,這些粒子之一可能靠近活躍星系核,而另一个則逃逸。 那些粒子當中有會與入射的粒子碰撞;根據帕夫洛夫的說法,這是能量非常高的碰撞,可以形成具有高能量的一般可見的質子。 帕夫洛夫又宣稱,這種過程的證據就是超高能宇宙射線粒子。 超高能宇宙射線粒子也可能是由超重暗物質「X粒子」(例如黑洞子)的衰變而產生的。 這種能量甚高的衰變產物攜帶著X粒子質量的一部分,被認為合理解釋了我們觀察到的超高能宇宙射線。

活躍星系核

UHECR與藍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會發生相互作用,這限制了UHECR在失去能量之前可以行進的距離;這就是Greisen–Zatsepin–Kuzmin極限GZK極限)。

其他可能來源

UHECR的其他可能來源是:

與暗物質的關係

根據推測,活躍星系核能將暗物質轉化為高能質子。 聖彼得堡亞歷山大・弗里德曼理論物理實驗室的尤里・帕夫洛夫(Yuri Pavlov)和安德烈・格里布(Andrey Grib)推測,暗物質粒子的質量約為質子=的15倍,而且它們可以分解為成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的較重虛粒子。 潘羅斯過程所描述的,這些粒子之一可能靠近活躍星系核,而另一个則逃逸。 那些粒子當中有會與入射的粒子碰撞;根據帕夫洛夫的說法,這是能量非常高的碰撞,可以形成具有高能量的一般可見的質子。 帕夫洛夫又宣稱,這種過程的證據就是超高能宇宙射線粒子。 超高能宇宙射線粒子也可能是由超重暗物質「X粒子」(例如黑洞子)的衰變而產生的。 這種能量甚高的衰變產物攜帶著X粒子質量的一部分,被認為合理解釋了我們觀察到的超高能宇宙射線。

參見

  • 河外宇宙射線
  • Oh-My-God粒子——出乎意料的超高能宇宙射線

參考文獻

  1. Watson, L. J.; Mortlock, D. J.; Jaffe, A. H.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1, 418 (1): 206–213. Bibcode:2011MNRAS.418..206W. arXiv:1010.0911. doi:10.1111/j.1365-2966.2011.19476.x.
  2. Hand, E. . Nature. 22 February 2010, 463 (7284): 1011. PMID 20182484. doi:10.1038/4631011a. 无效|subscription=free (帮助)
  3. Honda, M.; Honda, Y. S.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04, 617 (1): L37–L40. Bibcode:2004ApJ...617L..37H. arXiv:astro-ph/0411101. doi:10.1086/427067.
  4. The Pierre Auger Collaboration; Abreu; Aglietta; Aguirre; Allard; Allekotte; Allen; Allison; Alvarez. . Science. 2007, 318 (5852): 938–943. Bibcode:2007Sci...318..938P. PMID 17991855. arXiv:0711.2256. doi:10.1126/science.1151124.
  5. Osmanov, Z.; Mahajan, S.; Machabeli, G.; Chkheidze, N.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4, 445 (4): 4155–4160. arXiv:1404.3176v3. doi:10.1093/mnras/stu2042.
  6. Linsley, J.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3, 10 (4): 146–148. Bibcode:1963PhRvL..10..146L. doi:10.1103/PhysRevLett.10.146.
  7. Sakar, S. . Physics World: 23–24. 1 September 200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8. Baez, J. C. . DESY. July 201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4).
  9. Wang, X.-Y.; Razzaque, S.; Meszaros, P.; Dai, Z.-G. . Physical Review D. 2007, 76 (8): 083009. Bibcode:2007PhRvD..76h3009W. arXiv:0705.0027. doi:10.1103/PhysRevD.76.083009.
  10. Chakraborti, S.; Ray, A.; Soderberg, A. M.; Loeb, A.; Chandra, P.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1, 2: 175. Bibcode:2011NatCo...2..175C. PMID 21285953. arXiv:1012.0850. doi:10.1038/ncomms1178.
  11. Waxman, E.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5, 75 (3): 386–389. Bibcode:1995PhRvL..75..386W. PMID 10060008. arXiv:astro-ph/9505082. doi:10.1103/PhysRevLett.75.386.
  12. Milgrom, M.; Usov, V.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1995, 449: L37. Bibcode:1995ApJ...449L..37M. arXiv:astro-ph/9505009. doi:10.1086/309633.
  13. Hansson, J; Sandin, F. . Physics Letters B. 2005, 616 (1–2): 1–7. Bibcode:2005PhLB..616....1H. arXiv:astro-ph/0410417. doi:10.1016/j.physletb.2005.04.034.
  14. Grib, A. A.; Pavlov, Yu. V. .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2009, 15 (1): 44–48. Bibcode:2009GrCo...15...44G. arXiv:0810.1724. doi:10.1134/S0202289309010125.
  15. Grib, A. A.; Pavlov, Yu. V. .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08, 23 (16): 1151–1159. Bibcode:2008MPLA...23.1151G. arXiv:0712.2667. doi:10.1142/S0217732308027072.
  16. Chavda, L. K.; Chavda, A. L. . 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 2002, 19 (11): 2927–2938. Bibcode:2002CQGra..19.2927C. arXiv:gr-qc/0308054. doi:10.1088/0264-9381/19/11/311.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超高能宇宙射線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