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征半导体

相對於本質半導體,摻入雜質(doping)而含有雜質的半導體叫做雜質半導體(Extrinsic semiconductor)。

本徵半導體英語:)或稱無雜質半導體本質半導體純半導體I型半導體,是指未摻入雜質的半導體

参考來源

文献
  • Muller, Richard S.; Theodore I. Kamins. 2d. New York: Wiley. 1986. ISBN 978-0-471-88758-4.
  • Sze, Simon M. . John Wiley and Sons(WIE). 1981. ISBN 978-0-471-05661-4.
  • 上冊:施敏; 伍國珏; 譯者:張鼎張、劉柏村. . 臺灣: 國立交通大學. 2008-08-01 . ISBN 978-986-843-951-1 (中文). (繁體中文)
  • 下冊:施敏; 伍國珏; 譯者:張鼎張、劉柏村. . 臺灣: 國立交通大學. 2009-04-14 . ISBN 978-986-843-954-2 (中文). (繁體中文)
  • Turley, Jim. . Prentice Hall PTR. 2002. ISBN 978-0-13-046404-0.
  • Yu, Peter Y.; Cardona, Manuel. . Springer. 2004. ISBN 978-3-540-41323-3.
  • Neamen, Donald A. .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3. ISBN 0-07-232107-5.
引用

    相關參考

    • N型半導體
    • P型半導體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本征半导体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