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假说

大數假說是由保羅·狄拉克在1937年提出的一個假設。他比較了兩個不帶因次的量值:基本作用力(在此為重力電磁力)的比例與宇宙年齡的尺度,發現兩者皆落在約40個數量級。狄拉克猜測這可能並非巧合,兩者或許存在某種關聯性。基於這個假設,他設計了一個宇宙學的模型。

保羅·狄拉克

這個模型具有以下的特質:

  • 重力常數反比於宇宙的年齡:
  • 宇宙帶有的質量正比於宇宙年齡的平方:

然而這兩個性質並不為目前主流的宇宙學理論所接受。

發展背景

狄拉克並非唯一一位注意到這種量值巧合的人。 對這類巧合的關注始於1919年,赫爾曼·外爾推測宇宙的半徑會等同於一個帶有電子重力自能量(self-energy)的粒子半徑

其中 代表古典電子半徑 為電子質量, 為假想粒子的質量, 則為其半徑, 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

這個理論被亞瑟·愛丁頓(1931年)繼續推廣,連結了宇宙中估計帶電粒子的數量

.

除了外爾和愛丁頓之外,喬治·勒梅特1933年在劍橋提出的觀點也影響了狄拉克。而隨時間改變的重力常數 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於愛德華·亞瑟·米爾恩的構想,比狄拉克的大數假說還要早上幾年。這個構想並非起於這類的大數巧合,而是源自於要打造一個不同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米爾恩而言,空間單純只是參考系統而並非一個結構。依照他的觀點,愛因斯坦的結論可以改寫為以下的式子:

當中 是整個宇宙的質量, 是以秒計算的宇宙年齡。根據這個關係, 會隨時間增大。

狄拉克對大數巧合的詮釋

外爾與愛丁頓的比值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作表示,例如:

當中 t 為宇宙年齡,光速,re 為古典電子半徑。如果用原子單位把 和 re 定為1,則宇宙的年齡約為1040 個原子時間單位。這跟一個電子質子電磁力重力的比值落在相同的數量級

將電子電荷 、電子質量、電子/質子質量 /介電常數因子 以原子單位(等於1)表示,則重力常數約為10−40。狄拉克解釋說這代表重力常數 和時間成反比:。根據廣義相對論, 必須為定值,否則能量不守恒。為解決這個問題,狄拉克將愛因斯坦方程式引入了一個規範方程式 β ,用來在原子單位下描述時空結構。另外,狄拉克作了大數假說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假設:宇宙中不斷地產生新的物質。

新的物質由以下其中一種方法產生:

  • 附加生成:新的物質從空間中均勻產生。
  • 倍數生成:新的物質伴隨原有的物質產生。

參考資料

  1. S. Ray; U. Mukhopadhyay; P. P. Ghosh. . 2007. arXiv:0705.1836 .
  2. H. Weyl. . Annalen der Physik. 1917, 359 (18): 117. Bibcode:1917AnP...359..117W. doi:10.1002/andp.19173591804.
  3. H. Weyl. . Annalen der Physik. 1919, 364 (10): 101. Bibcode:1919AnP...364..101W. doi:10.1002/andp.19193641002.
  4. A. Eddington. .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31, 27: 15. Bibcode:1931PCPS...27...15E. doi:10.1017/S0305004100009269.
  5. E.A. Miln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5.
  6. H. Kragh.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61–62.

外部連結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大數假說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