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男,湖南长沙人,中国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九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周光召
性别
出生 (1929-05-15) 1929年5月15日
 中华民国湖南长沙宁乡县
国籍 中国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物理学部,1980年)
政党 中国共产党
奖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生平

1942年,周光召进入重庆南开中学学习。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教育不断开拓着他的视野,养成了他独立思考而又踏实进取的精神。在数学老师唐秀颖先生的影响下,他特别喜爱数学课,独辟蹊径地解开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 1946年初,周光召回到长沙,同年秋季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1947年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从师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周光召两次获得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研奖金。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他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

1961年2月回国,历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196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9年8月,周光召重返理论物理研究领域,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基本粒子和统计物理等方面均作出了相当的贡献。1984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7年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年1月到1997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执行主席。1996年6月到2006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8年3月到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8年12月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与钱学森钱三強邓稼先等共23人一起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参考文献

  1. . 经桥网.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
卢嘉锡
中国科学院院长
1987年1月-1997年7月
繼任:
路甬祥
前任:
朱光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1996年6月-2006年5月
繼任:
韩启德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周光召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