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
制冷,通常指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理在机械能、热能或其它能源驱动下,从低于环境的物体中吸热,并转移至环境介质的热力过程。制冷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调、湿度控制、食品冷藏、饮料冷却、食品加工等诸多行业。。

商业制冷
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有跟制冷空调毫无关系的,比如企业的运行、生产过程、仓储、运输均在温度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在食品冷藏的应用中,将食品温度降低至零下18℃以下的制冷过程,通常被称为冷冻,而维持食品温度在零下18℃以上,则称作冷却。冷却和冷冻使对肉类和肉制品的处理过程,比不使用机械制冷时要卫生得多。
冰箱和空调都是采用制冷的原理。从化工的角度,一般都是采用一种临界点高的气体,加压液化,然后再使它减压汽化吸热,反复进行这个过程,液化时在其他地方放热,汽化时对需要的范围吸热。
以前制冷剂一般使用氨,氨是最容易液化的气体,但氨泄露后有毒,所以后来改用无毒无嗅的氟氯烃,但在20世纪80年代,有科學家发现氟氯烃是導致地球大氣同溫層出現臭氧層空洞,可能影響地球生命的安全。使用氟氯烃替代品的无氯冰箱和空调开始得到研究和应用。
还有一种使用帕尔帖效应的,不需要制冷剂的制冷方式: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的结合处通以电流,会在两端产生冷热两极。用这种原理制造的冰箱已经出现,但由于功率小,制造复杂,目前只能应用在小型冰箱中。
参考资料
- Althouse, Andrewe D. . The Coodheart-Willcox Company Inc. 2003. ISBN 1-59070-280-8.
- . www.brighthubengineering.com. 2008-05-1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英语).
本文来源:维基百科:制冷
本篇内容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